专题
栏目导航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动态 > 协会动态 >
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前进力量
2021-07-21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支部开展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以“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前进力量”为主题的支部活动。于7月9日下午组织支部党员和积极分子再次瞻仰参观《广州起义纪念馆》。

            图片

 广州是第一次大革命的策源地,工农运动曾有很大发展,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在中共广东省委的领导下,全省工农运动日趋活跃。1927年10月中旬广州市海员举行的罢工,得到各业工人的援助,2万多工人举着红旗,向反动政府示威,显示了广州工人阶级的觉悟和力量。11月中旬,粤、桂军阀之间为争夺地盘爆发战争。中共中央认为两广军阀争夺广东地盘的冲突,实际上是工农群众革命潮流的高涨,要求广东省委“坚决地扩大工农群众在城市、在乡村的暴动,煽动士兵在战争中哗变和反抗,并急速使这些暴动会合而成为总暴动,以取得全省政权,建立工农兵士代表会议的统治”。
    11月26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从香港返回广州,秘密召开了有部分省委常委参加的会议,具体研究了广州暴动的准备工作,决定乘张发奎的粤军主力调往肇庆、梧州一带,广州市内兵力薄弱的有利时机,组织共产党所掌握的第4军教导团和警卫团一部以及工农武装,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了以张太雷为委员长,黄平、周文雍为委员的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领导起义。随后又成立了起义军总指挥部和参谋部,叶挺任总指挥,叶剑英任副总指挥。起义原定于12月12日举行,起义前夕,汪精卫和张发奎对起义的计划有所察觉,准备解散教导团,在广州实行戒严,并调其主力部队赶回广州。在此紧急关头,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提前于11日凌晨举行起义。12月11日3时许,在张太雷、叶挺、黄平、周文雍、叶剑英、杨殷等领导下,教导团全部、警卫团一部和工人赤卫队7个联队和两个敢死队共3000余人,分数路向广州市各要点发起突然袭击。广州市郊芳村、西村等地的农民约2万人同时举行起义,一部进入市区配合起义军的行动。起义军民经过10个多小时的战斗,歼灭市区守军大部,攻占市公安局、国民党广东省政府等重要机关。当日上午,成立广州市苏维埃政府,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苏兆征为主席(未到职,由张太雷代理)会后发布了《广州苏维埃宣言》《告民众书》以及有关的法令。当天,广州市工人、农民和市民欢欣鼓舞,热烈拥护革命政府,积极参加起义。12日,张发奎所部3个多师和在市区的残部,在英、美、日、法等帝国主义的军舰和陆战队支援下,向起义军反扑。起义军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遭到严重损失,张太雷和许多起义者英勇牺牲。为保存革命力量,起义军总指挥部于12日夜下达了撤出广州的命令。起义军余部1000余人于13日凌晨撤出广州,在花县(今花都)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师,后转至海丰、陆丰县境,加入了东江地区的革命斗争,另有部分人员转移到广西右江地区,后来参加了百色起义,还有少数人员撤往粤北韶关地区,加入了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后来上了井冈山。国民党军重占广州后,对未及撤离的起义军、工人赤卫队和拥护革命的群众,进行了血腥的镇压,惨遭杀害者达5000余人。

  图片
    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起义的许多领导人和保留下来的武装力量,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顽强战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途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赓续红色血脉,就要发扬革命精神。在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年通过感悟历史、东西对比、亲身体察,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广州市节能协会联合党支部